2017跑步赛事统计报告

2025-10-12 22:07:106377

汇跑按

这是一份非常完善的2017年跑步赛事统计报告,涵盖了中国大陆各种大小赛事的各种数据,课题时间耗费超过两个月。

感谢陈远丁、邢晓燕等辛勤的自媒体人、学者和课题组的各位同学,把跑步赛事的这股巨大浪潮数据化呈现在眼前,让身为赛事人的我们意识到责任,让跑者们感受到自己为跑步赛事发展做出的贡献。

2017年底,首都体育学院马拉松运动产业消费研究课题组与丁丁runner一道,对全年跑步赛事进行了分类整理与统计。凡见诸中国马拉松官网、权威媒体、数百人规模之上的、符合基本竞赛要求的赛事活动,均纳入统计范围。

历时2个多月,我们分类统计了中国大陆各种大小赛事的时间、地点、届别、是否认证、参赛人数、报名费等。

本报告仅选取一部分对外发布。由于能力有限、时间紧张,统计工作难免挂一漏万,存在诸多不足。相关数据分析只对所涉及的样本负责,仅供参考。

全年每天举办将近4场赛事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马拉松路跑赛和越野跑赛事达到1424场。这相当于全年每天举办将近4场赛事活动。

其中,路跑赛事1008场,380场越野赛和36场垂直赛(垂直马拉松、垂直赛、登高赛等)。

全年新增了464场首届赛事,占全年赛事总数的32%。

截至2017年12月29日,中国马拉松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年中国田协认证赛事为257场。其中A类认证赛事为224场,B类认证赛事为33场。

哪个月赛事最多

纵观全年,赛事数量高峰出现在5月,共210场赛事;谷底则在2月,仅20场。全年仅4个月赛事场次没过百,剩下的8个月平均都是超百场的赛事。

下半年的赛事数量明显高于上半年。跑步赛事在上半年集中在4、5、6月,下半年集中在9、10、11月。

马拉松更青睐下半年

马拉松全程项目(简称全马)是我们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数。可能是我们统计有遗漏,或信息不全,全年仅仅统计到190场全马。在这190场全马中,大部分集中在9月—12月。

而半马(项目或专门赛事),我们按场次来统计,全年有397场次的半程马拉松赛事。赛事数量分布与全马略有不同,上半年的3、4、5月和下半年的10、11和12月是半马场次最集中的时段。这就是马拉松赛的黄金时段。

注意:我们只重点统计了全马与半马,比如北马、武汉马拉松和重庆国际马拉松,被统计为3场次全马、2场次半马,其它距离和迷你项目仅作收录。

而越野跑,我们只选取了100KM和50KM的常规项目来观察,但越野赛的里程设置相对随意,从10公里的越野到几百公里的越野赛都有,跨度较大。因此,就没有专项统计。

△ 单位:场次

哪天是超级周末

2016年起,马拉松就出现扎堆现象,因此有了超级周末的说法。而2017年,“超级周末”则越来越多。

分析12个月的数据发现,每个月里,下半月的赛事数量要高于上个月,赛事喜欢集中扎堆在中下旬。

如果按单日赛事数量来统计发现,大部分超级周末发生在一个月的第三个周末。

趋势:垂直赛事异军突起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少有36场垂直赛事。类似垂直马拉松、爬楼赛、登高赛、skyrunning、速攀赛、跑山赛纷纷涌现,是2017赛事新的热点。地点在高楼大厦和山峰都有,名称都不相同。为了观察需要,特地暂时归纳为垂直赛。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把徒步、爬山类的赛事排除在外。

观察发现,6、7、8月的垂直赛反而特别火。一共举办了22场。

首届赛事分布冷热不均

全年新增了464场首届赛事,占全年赛事总数的32%。下半年新增赛事292场,要远高于上半年的172场。

从单月来看,10月新增了71场赛事,位居全年各月之首。11月新增62场赛事,位居次席。比较意外的是6月新增了58场赛事,8月新增了54场,观察发现,在炎热的夏季,新增赛事多以短距离的主题跑为主。

全马平均报名费暂未破200元

报名费是广大跑者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特别是此前新浪大A的一番言论出炉后,跑圈与赛事方两大阵营发生了较大的分歧。此次统计,我们特地把报名费的统计列为重点项目。需要指出的是,越野赛因项目设置较为随意,因此我们只选取100KM和50KM两个组别做比较,相关结论只适用于样本,不适于所有的越野跑赛事。

据统计,在2017年——

全马平均报名费是180元,

半马平均报名费是115元,

100km越野的平均报名费是987元,

50km越野的平均报名费是535元。

从越野赛事的报名费统计来看,最高报名费的赛事有两个关键词:南方、偏僻。二者必占其一。从全年来看,南方的越野赛比北方要多。偏僻是指西北部的沙漠,或高原地带。

需要说明的是,比如2017年的戈12,报名费每人16000元。这是多日赛,地处沙漠,本身是定位于华语商学院的高端赛事。我们未将其报名费纳入统计。此外,至少三分之一的越野赛,都有早鸟价。我们只选取正常报名费纳入统计,而不是早鸟价。

而全马的最高报名费,往往与涉外有关。

上述报名费统计中,一些赛事还把报名费与旅游套餐绑定,无法区分报名费,这还请各位注意。

最后致谢为本次调查基础信息搜索作出认真细致工作的课题组助研人员:

李浩浩(首都体育学院竞赛管理研一、组长)

陈玲玲(首都体育学院社体研一)

李子晨(首都体育学院社体大三)

潘依楠(首都体育学院经管大一)

转载声明

本文转载自「丁丁runner」

搜索「Aladdinrunner」即可关注

- THE END -

☞深度阅读:

深度|如果跑鞋会说话

深度|越野赛“传销”指南:如何把Ta拉进越野跑的大坑?

人物|港百赛事总监Janet:友情、环保、公平和越野盛会,永远是HK100的核心价值

人物|大屿山100赛事总监 Clement:奔跑,源自热爱

深度|退赛,并不总意味着放弃

深度|如何选择越野跑比赛?

深度|玉龙雪山奖牌:图案连接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