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BA Instructor Pre-Clinic Home Study Book 关于执裁、执裁术语和个人执裁技术的选录

2025-08-29 02:09:581664

执裁是什么?

1

预测会发生什么——对动作的预判;

2

理解正在发生什么——篮球知识;

3

正确回忆发生了什么——精神意象训练。

容易被忽视的执裁术语

1

45°:这是裁判员更有利的观察角度,特别是对于前导和追踪裁判,以及中央裁判的部分情况。前导和追踪裁判一般总是采取与球篮45°的占位,为了能够观察到他地区域内的尽可能多的运动员。中央裁判占位大多数时候与他背后的边线平行,除非是当他在弱侧发动轮转时,正常地将角度调整为45°。

2

动态思维(Active Mindset,简称AMI):执裁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优秀的裁判员能够不断地分析队员的动作和行为,并始终选取最好的占位看到违犯的发生。要看到判罚的理由(非法)。

3

执行裁判(Active Referee,简称AR):执行罚球或掷球入界,以及开始比赛执行跳球的裁判员。

4

抢先判罚(Anticipate Call,简称AC):在一名裁判员看清/反应一个比赛情况之前就预判某件事情可能发生并抢先鸣哨宣判。这样的宣判通常是错误的,因为裁判员预判的下一步情况在实际情况中不一定发生。

5

预测性执裁(Anticipate Play,简称APL):裁判员能够阅读比赛,并且预测到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根据预测,裁判员调整占位和角度,用以观察即将发生的情况。

6

覆盖(Coverage,简称CG):两位裁判执裁时共有的视野范围。高质量的覆盖能够监控到所有队员和球的情况。

7

执裁死球情况(Dead Ball Officiating,简称DBO):死球情况指在裁判员做出宣判后到球再次成为活球前发生的任何情况,执裁此情况主要要求两名非宣判裁判员在死球期间保持关注和警惕。

8

比赛情况的边缘(Edge of the Play):对于前导裁判,落位时根据球的位置调整占位、与外侧队员保持平行很重要,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角监控比赛。当处于比赛情况的边缘占位时,裁判能够监控到更多的队员,以及准确判断比赛的发展和走向。这个位置通常与45°和开角有关。

9

猜判(Fantasy Call,简称FAC):裁判判罚犯规,然而却可能根本没有身体接触。这不同于因为尺度问题而错误地吧附带接触宣判成犯规的敏感哨。

10

比赛的感觉(Feel for the Game):指裁判员对比赛中发生一切的感觉:火药味太浓、比赛的节奏、存在过多身体接触等。裁判员对比赛正确的感知,十分有利于对比赛的控制。

11

移动自由(Freedom of Movement,简称FOM):规则的基本观念,指队员有权利从一点自由的移动到另一点。如果队员引起的接触在任何方面限制对方队员的移动自由,这样的接触是犯规。

12

静止(Freeze):当两名裁判同时鸣哨时,位置不利或远离违犯的裁判员应当保持静止,由他的同伴去宣判和处理违犯。

13

比赛控制(Game Control,简称GC):当比赛在规则引导的运动员精神和公平竞赛原则下流畅地进行时,裁判能良好地控制比赛场面。这不同于比赛的管理。

14

比赛流畅(Game Flow,简称GF):比赛进行的速度和节奏。流畅的比赛由双方球队和裁判员共同营造,裁判员们应当尽力保持流畅的感觉。

15

拯救比赛的判罚(Game Saver,简称GS):在比赛的最后阶段做出关键判罚,与裁判员的占位和责任区域无关。这对保证比赛的公义有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做出这个关键判罚,可能使应该获胜的球队输掉比赛。

16-17CBA最后一轮北京四川关键判罚

16

用手推挡(Hand Checking,简称HC):当防守队员处在防守位置,并且其手或者手臂放置在队员身上并保持接触以阻碍其行进的情况。

17

钩人(Hooking,简称HOK):进攻队员为了获得不公正的利益,用手或肘部钩住防守队员,使其无法正常且合法的防守。

18

内向外观察角度(Inside-Out Angle,简称IN-O):指前导裁判员所占的位置看不到边缘的比赛情况,便以“内向外”的角度去观察比赛情况,而不是以常规的45°去观察尽量多的队员。

19

附带接触(Marginal Contact,简称MC):尽管篮球运动是非接触的运动,但是在移动中难免发生身体接触。如果这些接触影响到了正常动作,那么应当被判犯规。其他没有影响比赛情况本身的身体接触,应当被视为是附带接触并可以被忽略掉。

20

不宣判(No-Call,简称NC):当裁判员判断一起犯规或者违例并不违背规则的精神和意图时,他选择不鸣哨宣判使比赛继续的情况。

21

众人皆知的动作(OP): 所有人(包括裁判、教练、队员和观众)都看到的动作。裁判必须完全准确地判罚这些动作,不能犯错。

22

外向内观察角度(Outside-In Angle,简称O-IN ):前导裁判采取的面向场地45°的占位姿势,这样可以观察尽可能多的队员。

23

犯规后的传球(Pass-Off,简称POFF):队员已经开始投篮动作,但是在犯规后,队员将球传给同伴,结束了投篮动作。

24

未执行裁判(Passive Referee,简称PAR):没有管理罚球、执行掷球入界、执行跳球的裁判员。

25

耐心哨(慢哨)(Patient Whistle,简称PW):裁判员在观察清楚动作的整个过程(开始、过程、结束)之后才鸣哨宣判的情况。

26

余光的视野 (Perpheral Vision,简称PV): 裁判员除了观察前方的情况,还能放宽视野到周边一侧。

27

预见性执裁(Preventative Officiating,简称 PRO):裁判员在有些问题发生并处理之前就与队员和教练员沟通过,这些问题在活球和死球期间都可能发生。

28

推开以创造空间(Push-Off,简称PO):进攻队员为了阻止防守队员的防守或者试图抢断,或者为了在他和防守队员之间创造更大的空间而推开防守队员。

29

快哨(Quick Whistle,简称QW):裁判员有时在判罚前没有看清楚动作的全过程,这样的判罚是不必要的。

30

执裁防守(Refereeing Defence,简称RD):执裁有球情况时最重要的是注意观察防守队员的动作合法性,同时视野不离持球的进攻队员。

31

轮转时的目光停留(Scan the Paint,简称SPA):当前导裁判发动轮转时,他需要持续关注限制区内无球情况的接触。如果该区域内没有队员,那么轮转的裁判员应观察新的责任区(将要去的比赛情况)。

32

强化宣判(Selling the Call,简称STC):通过更大的哨音、语言和清晰地肢体动作来强调一次宣判。这应该运用于关键性判罚,为的是增加说服力。

33

观察完整比赛片段(Stay with the Play,简称SWP):在个人执裁技巧中,裁判员不应将目光和注意力在一个比赛片段完整地结束抽离。

34

规则的精神和意图(Spirit and Intent of the Rules):不是所有的接触都是犯规,接触后造成对方队员失去利益的动作才是犯规。判罚的评价要根据全场的尺度来进行,不能根据具体的攻防片段来决定。对规则的具体解释取决于比赛的需要,然后运用规则的精神执裁比赛。

35

比赛节奏(Tempo):包括双方攻守的节奏、快攻和失误、以及尽力控制进攻时间等。

36

3人同时鸣哨(TripleWhistle ,简称3W):3位裁判员针对场上同一情况同时鸣哨。

个人执裁技术

个人执裁技术是两人制和三人制执裁的基础。过去15年,我们十分关注三人裁判法。这导致忽视了个人执裁技术的运用,而这恰恰是裁判员作出正确判罚的基础。有些个人执裁技术是能够运用于两人制和三人制执裁的。

1

与比赛保持恰当的距离,同时保持静止地观察。不要过于靠近比赛,这会使视野变窄:

(1)如果裁判员能够和比赛保持适当的距离(3-6米):

①“情绪哨”和应激判罚会相应减少;

②能够获得一个好的视角观察比赛,并使比赛看起来变慢;

③能够获得一个宽广的视野,从而包含更多的球员;

④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观察到比赛的发展、计时钟、同伴的位置)。

(2)如果裁判员能够在判罚时保持静止:

①眼睛不会出现异常活动,同时能够提高注意力;

②随着注意力的提高,更加能够做出正确的宣判。

十分重要的是,裁判员必须移动的正确的位置,以此获得更好的视角进行观察。同时,尽快地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停步—观察—宣判!

2

关注防守:

在持球一对一攻防的情况中,观察防守队员动作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兼顾持球者的动作(执裁防守)。裁判员必须站需要移动到良好的位置,通过观看队员之间的空隙,来判断防守动作的是否犯规。当注意力都在球上时,不能遗漏观察防守队员的犯规动作。(选者语:投篮片段,球离手后攻防矛盾体发生的身体接触)

3

时刻关注可能出现的违犯动作:

(1)集中注意力观察防守队员,直到这个比赛片段结束、投篮队员落地、防守队员落地;

(2)身体不要移动。追踪和中央裁判在投篮时向后撤步。在球中篮或防守队获得篮板球之前,裁判员不要放松注意力。

4

关注重点队员,通过选位和开角同时兼顾自己主区中尽可能多的队员,用以监控可能发生的违犯行为:

(1)移动到正确的占位地点,建立开角的视野;

(2)预测你应当要去的地点;

(3)步伐调整位置以保证开角的视野。分析证明,开角的观念并没有被裁判员熟练地掌握和运用。通常,建立开角的裁判员,在不必要的移动后,又失去了开放的视角,变成了狭窄的视线。

(4)确保移动的目的性,时刻清醒你应该去哪和为什么要去那;

(5)去任何有利于你执裁的位置(离开占位区域);

(6)如果你获得了正确的占位,那么要减少不必要的移动,但是切记不要完全不移动。

(7)尽量保持前导和追踪裁判在球和队员的一侧。这样做,可以使裁判员尽可能多地监控场上队员。

5

意识和身体都要准备充足,明白比赛片段何时会切换和进入下一个片段。

6

手势&报告

(1)运用手势的要点:

①裁判员应当仅适用FIBA规则规定的官方手势。使用官方手势是具有专业性和专业态度的表现。当使用手势进行宣判时,这为所有注视裁判员的人建立了有效的视觉信号。这能更加强化其他人对裁判员判罚的接受度和信任度。

②注意手势的节奏(a.每个手势都有开始和结束;b.做出手势后默数2秒保持姿势);

③对着镜子联系手势,使手势有力、迅速、清晰、决断;

④双手都可以做手势,肩膀在前的手做为主要使用;

⑤保持对待球队之间和球员之间一致的尺度;

⑥牢记 少即是多(避免重复做手势,宣判要一次性且有力度);

⑦始终使用口语提示。

(2)与记录台联系的要点:

①跑到一个你可以与记录台建立视觉联系的地点;

②停步,双脚左右开立,调整呼吸(身体平衡-肩部水平);

③注意联系的节奏(起停-默数1、2,起停-默数1、2);

④牢记:号码、犯规性质、罚则(掷球入界或罚球);

⑤犯规性质要与客观事实对应;

⑥与记录台联系的过程使用口语辅助。

7

抛球的要点:

(1)跳球队员很紧张,裁判员避免多余动作;

(2)单手、双手、高低手抛起都可以使用;

(3)举升球的动作要有力度;

(4)球的起始点越低,球越晚到达最大高度;

(5)抛球要快速和急促(放低球能加快球速);

(6)执行跳球时嘴里不要有哨子。

下面请看某不知名MC.冻鱼的抛球

8

跳球时非执行裁判员的要点:

(1)纠正不合适的抛球(太低、不直、错误的时机);

(2)判罚没有达到最大高度拍击球的违例;

(3)判罚非跳球队员在跳球队员触击球之前没有停留在中圈以外的违例;

(4)控制比赛计时钟和进攻计时钟,确保发生比赛开始前的跳球违例之后,计时钟的复位;

(5)确保跳球违例带来的掷球入界应当在前场,强化前场的概念。

9

执行掷球入界的注意事项:

(1)明确指示出掷球入界地点;

(2)使用预判和提醒(“在这里掷”、“不要移动”等);

(3)距离掷球入界对队员一定的距离;

(4)球在手中时就要把哨子放到嘴里,当掷球入界发生在前场端线时,活跃的裁判员在递交球之前应当鸣哨提醒;

(5)将球反弹给队员;

(6)做可见的计时手势;

(7)观察掷球入界队员和周围队员的动作;

(8)队员合法触及球时,做开表手势。

10

当本节比赛中,出现新的球队控制球,并且比赛计时钟显示24秒或小于24秒,一名裁判员应举起一根手指提示时间的情况;其他裁判员照例做出回应。这意味着:在这次球队控制球的阶段中,可能结束本节比赛。所有裁判员必须集中精力观察可能在最后时段出现的投篮是否有效。

本文能成文,首先要强烈感谢提供学习素材的某大长腿国家级,其次要感谢路易斯在术语一节中的大力帮助和勘误(相关术语的完整版大家可以看这里FIBA 2018国际篮联裁判讲师自学手册“篮球执裁术语”中英文完整版/英文缩写版/中文释义大全),还要感谢负责排版的阁楼,喵湿胸和KB姐。

裁判路上有你有我,正因为大家的热爱和追求,我们才能一如既往地在键盘前为大家写稿,希望各位裁友们能继续支持,我们下次再见!

福利来啦

相信认真阅读到这里的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留言写下你的收获

或者

你也可以写写希望在裁判法系列的下一期看到点什么

精选留言点赞前三位都有新款防爆绳送

点赞截止时间为2019年1月18日0:00

到时我们会与中奖的同学联系

当然了

留言我们会进行筛选

不是所有留言都能够上墙的呦

至于标准嘛

我听师兄的

本次留言所赠奖品由高擎裁判装备提供,高擎裁判装备作为新兴的体育装备品牌,凭借其质量好,性价比高的优势已经征服了一大批裁判员消费者,曾先后赞助:

2016年,2017年广东省大学生篮球联赛

2017年广东省青少年(中学生)三人篮球赛

2017年,2018年粤港盃

2017年,2018年粤澳盃

2018澳门大学校友会国际高校青年篮球邀请赛

2018年广东省三人篮球赛

这就是本期福利

实物展示

模特就是为本次推送投稿的中仔

王湿胸

喂,这么用力吸气收腹很累的吧

让我看到你们的热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