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父亲的足球梦
在南京郊区的一栋老式居民楼里,我们见到了任航的父亲任建国。这位年近六旬的老教师,谈起儿子时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航航从小就喜欢踢球,那时候我们家条件不好,连双像样的球鞋都买不起。"
"记得他7岁那年,为了参加区里的比赛,我连夜用旧轮胎给他做了双'足球鞋'。"任父笑着回忆道,眼角却有些湿润。
青训时期的艰难岁月
任航12岁进入鲁能足校时,任建国每个月都要坐12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去看望儿子。"那时候工资才800多,每次去都要带上一大包他妈妈做的酱菜。"任父说,"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连学费都交不起,是教练帮忙垫付的。"
- 2003年:任航入选国少队,父亲卖掉珍藏多年的邮票凑路费
- 2007年:任航遭遇严重伤病,父亲请假三个月全程陪护
- 2011年:任航首次入选国家队,父亲在电视机前泣不成声
父子间的足球情缘
任建国至今保留着儿子每一场比赛的录像带。"从市少年队到国家队,一共237场,我都录下来了。"书房里整面墙的录像带,记录着一个普通家庭培养职业球员的艰辛历程。
"有人说中国足球环境不好,但我想说的是,只要孩子真心热爱,家长就应该全力支持。"任父的话朴实却有力,"足球教会了航航坚持和责任,这才是最宝贵的。"
展望未来
如今已经退役的任航在苏州开办青训机构,任建国每周都会去帮忙。"看到更多孩子爱上足球,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航航。"夕阳下,这位老父亲望着训练场上奔跑的身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